2019年末,位于苏州姑苏区的双塔市集一跃成为“网红”地标,它由一个老旧的传统农贸菜场变身为老少皆宜的生活市集,高颜值的外表和复合多元的业态带来高人气,也激活了古城的新生命。
从名扬四海的平江路往南,有一条定慧寺巷,入口处的花岗石牌坊、地方志介绍牌和两边的仿古建筑,都诉说着古城悠远的历史。巷内有代表着唐宋建筑、石雕艺术成就的著名罗汉院双塔,再往前,就到了由此得名的双塔市集——它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叫双塔菜场,一个服务周边百姓的普通农贸市场。
随着周边居民老去和搬迁,电商和超市的强烈冲击,农贸市场面临发展和生存的危机,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姑苏区作为一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区也正面临焕活新生的大课题。双重挑战之下,苏州市委、姑苏区委等各级单位、部门协同合作,决心从与百姓民生最密切相关的菜场着手,来一次革新。
在改造好的双塔市集闲逛,凭感官体验就能察觉它“新”在何处。眼前的2310平方米成为一个全新的复合业态空间,聚合了购物、餐饮、娱乐、学习和休闲的多功能,而每个功能区都体现着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共生。整个全新双塔市集的设计和改造都被记录在了上海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系列节目里。知名设计师沈雷把菜场原本的围墙拆除,市集的入口从3个变成了7个,原有门面拆除后撤,在街道与市集中留出了充足的流动空间,能容纳更多人在这里闲逛休闲。
生鲜区位于市集北侧,设计师把储物陈列从原本的平铺式变为堆叠式,增加了空间利用率和视觉美感。墙面还有一份特别的《菜场日报》,介绍市场情报。
区域内产品按照品类规划布局,同时根据蔬菜、水产、禽蛋等不同功能的排水排污情况,规划了相应的除污系统。双塔市集项目负责人、苏州“80后”贾子俊在采访中介绍,在保证租金不变、菜价不变的基础上,原本在老菜场经营的60余家商贩都回迁到了新市集,自12月17日重新开幕以来,基本每户商贩的日平均营业额都大幅增长。
已在双塔经营了20余年茶叶生意的老板娘陈明月阿姨对记者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能在这么漂亮、干净的环境里卖菜买菜,现在还有小吃和咖啡,真是太开心了!”能说会道的陈阿姨是优秀商贩代表,她的形象还被用在了开幕艺术展特别设计的人形立牌上,“这太时髦了,是你们年轻人的新玩意儿!”
改造后新增的小吃区位于市集南侧,铺位被设计成三角形,大大地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也实现了人们买完即吃的功能。
此次特别引入了具有苏州本地特色的小吃,像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和红豆圆子、糖粥、苏式面、馄饨等。
在角落还有一个可供表演的小舞台,之后周末、假期都会有不同的文娱表演,将现场的热闹指数推向更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