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条件
回顾《投前设计评审刻度表》,明确后,移交给方案设计重新梳理。方案设计单位应准确完整反映商业布局的不利因素。如用地内不可迁移的建筑物、构筑物、文化建筑、河道、树木及轨道、高压走廊、污染源的安全、卫生保护距离等,并逐条提示风1。
建设容量
自持商业建筑面积、层数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在满足规划指标的情况下,ᴳ低购物中心层数。地上层数原则上不超过4层,争取在认定上把持有商业认定为多层建筑,减少消防所需面积。
用地指标
应符合商业逻辑,提高土地使用率。建筑密度不小于50%,绿化率不高于20%。如不能达到,应在拿地前与政府协商。如存在ᳯ题,需与政府沟通,确定指标是否能够平衡。
配套及物管用房
梳理用地条件后,应明确是否有配套要求以及配建类型。社区经营性用房应优先考虑与我方联合经营,避免正面竞争。政府配建应首选放到地下、屋顶,避免影响商业密度。或与政府协调,招商业态结合。
车位配比
明确政府层面对停车配比的要求,需论证机械停车库成立的可行性。持有商业按照1/100进行车位配比,多出来的部分按照地面停车设置或者机械停车位处理且后期拆除2。
重点关注地面停车率、非机动车位配比。
计容规则
应详细了解当地的计容规则。尤其是跨街、跨河连廊3、地下商业、层高、社区经营性用房的计容规则。如有风险,应逐条提示。
建筑退线
尽量贴临城市道路,将购物中心展示面展示出来。如有规划特殊要求或代征绿地退线超过15米以上,应通过景观或构筑物将建筑商业展面向城市延伸。
确保市政绿化、市政构筑物不遮挡购物中心。
如比邻或接驳地铁,需征询有关部门地上地下的建筑退距。同时,可与轨道公司协调,尽ᰁ将疏散通道接驳至持有商业地块,再进行人流疏导,为持有商业最大引流。
大小MALL跨街连廊
应与当地规划明确连廊距地面最小高度,连廊的最小宽度等要求,并明确报建流程等相关ᳯ题。5
地铁连通口
明确地铁连接口位置,宽度及数量。
人防
明确人防规模和配置标准,并进行人防比选方案。优先考虑人防异地建设或做物资库,如必须有人掩或其他类型人防,则需尽早跟人防局沟通,减少这类人防规模。
消防
特别关注当地地下商业的消ᴠ策略,特别当商业面积超过2万平米时,因首选下沉广场解决防火分区,尽可能避免在主动线上出现防火门。
持有商业地块塔楼的扑救面不可用城市道路进行扑救。
需与建委消防审查相关部门沟通,明确消防形式,如卷帘方式等7。如果当地允许消防专家论证,因通过消防论证为项目争取最大利益。
绿化
严格按照绿地指标进行设计,如总绿地率,实土绿化率、屋面绿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