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设计的基本原则
- 源自维特鲁威的 “实用、耐久、美观” 三原则,可通过活动识别、细节 / 材料 / 施工质量、灵活性及美观性等维度评估建筑的设计品质。
“场所” 的复杂性(与建筑对比)
| 维度 | 说明 |
| 用途与体验 | 承载多样用途和活动,被不同人群以多种方式体验 |
| 组成要素 | 由建筑、景观、基础设施构成,后两者耐久性通常高于建筑 |
| 演变特性 | 长期演变,渐进式变化会影响其品质 |
| 美观感知 | 涵盖所有感官体验,美可从宏观视角延伸至建筑 / 景观细节 |
国家规划政策框架的作用
- 将 “打造高品质场所和建筑” 作为规划与开发的核心,提升现有环境品质,扩展良好设计原则以明确对精心设计场所的期望,并指导规划政策与决策对其的支持。
设计质量的根本目的
- 在所有尺度上创造或提升开发项目品质,打造惠及各类人群(含不同人生阶段、不同能力者)的精心设计场所,涵盖居住、工作、休闲及流动人群,也包括到访 / 途经者。
关键定义
| 术语 | 定义 |
| 包容性(Inclusion) | 确保所有个体在使用建成环境时享有平等的 access、机会与尊严 |
| 社区凝聚力(Community cohesion) | 所有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强调多样性与彼此间的信任、积极关系 |
| 设计指南(Design guide) | 依据良好设计实践,由地方当局制定的设计指导文件 |
| 设计规范(Design code) | 带图示的设计要求集合,为场地 / 区域物理开发提供具体参数,基于总规划等设计愿景 |
国家设计指南的价值
- 通过 “十大特征” 明确政府对精心设计场所的优先事项,解决 “如何识别高品质场所” 的问题(详见 “第 2 部分:十大特征”)。
原文链接:National_design_guid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