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位于神奈川县东部鎌仓旁边、面朝太平洋,是毗邻东京的大都市,从中世纪开始这一带的港湾就作为日本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港口而繁荣兴盛,横滨是东京湾岸港中水深最深,最适合大型船舶停靠,而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贸易港。幕府末期开港后迅速发展,成绩傲人。开港后受到外国人居留地的规划,与国家推动生丝出口计画的影响,开始积极铺设铁路、修筑港口,进而成为引进尖端文化的港都。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各国商社、英国领事馆及法国领事馆等陆续设立,外国人也不断在横滨落户,从而形成浓郁的异国风情。以国际贸易港口而带动发展繁荣的横滨保留着大量历史遗留下的异国文化与西洋建筑,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红砖仓库等,充满异国风情,已成为今日观光的热门景点。
横滨经1923 年9 月的关东大地震及 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建筑物被破坏倒塌,再行重建,到了 1980 年代,从中区到西区建设了全新的港都未来地区,高达296 公尺的横滨地标塔矗立在此区。2009 年为了庆祝开港 150 周年,重新修建了位于中区海岸通,幕府末时期兴建的东码头(俗称「象鼻」),可站在大栈桥上眺望海景的象鼻公园正式开幕。
横滨市政厅
横滨市政厅于 2020 年6 月搬迁至新大楼,为地下2 楼地上32 楼的建筑。
- 新市政厅舍建设背景与设计特色
(1) 建设背景:旧市政厅舍于1959年建成,设备老化且空间狭窄,难以应对现代行政需求,且防灾性能不足。
(2) 选址考量:新市政厅舍位于横滨市中心,交通便利,连接地铁站与主要交通通道枢纽,促进区域经济活力。
(3) 低碳环保建筑:採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太阳能发电、自然通风系统、雨水回收等,并取得最高级别的节能认证。
(4) 耐震与防灾设计:採用「中间免震+制震」技术,具备7天备用电力,确保灾害时仍能运作。 - 建筑空间配置
(1) 低层(1-3 楼)设有开放式中庭、市民合作中心、展示空间、商业设施等,打造市民友善空间。中层(4-7楼)包括议会空间,并设有3 层挑高的议事厅。高层(8-31 楼)主要为行政办公空间。
(2) 低楼层是公共空间,1 楼设置资讯询问处,其建筑挑高及穿透性设计,与户外空间连结性强,1楼中庭为开放式,作为市民聚集,亲近与休息的空间,并可供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典礼的使用,并有咖啡厅、美食广场、药局、便利商店与ATM等;3 楼为市政府与市议会接待处,并设有市民休息室与简单的餐饮贩卖处。使市政大楼除市政办公亦兼供市民休息与活动场所。
(3) 横滨市政府将低楼层和中庭等设施将作为连结关内地区和港未来21 地区的枢纽,创造新的经济活力。以高达三层的开放式中庭为中心,设有室外空间和展览空间,作为艺术文化与市民休闲场所,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公共空间。 - 新市政厅舍的社会影响
- (1) 市民参与与开放性:低层设有商业空间与文化活动场地,提升市民互动与城市活力。并设有大型开放式中庭,可举办展览、公共观影等活动。
- (2) 促进都市发展:位于横滨港未来 21 地区,将带动当地商业与观光发展。透过现代化市政建设,提高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品质。
- 旧市政厅舍再利用
市政府和市议会于2020 年迁新址,旧市政厅舍结束其原有职能。为了活化该区域,横滨市启动了「旧市政厅舍街区活化事业」,计画将旧市政厅改造为商业大楼和国际观光饭店。该活化计划于 2022 年7月正式动工,计画内容包括:
(1) 新建商业大楼:地上33层、地下1 层的商业大楼,包含创新产业空间、科技教育和运动的体验空间、高级办公室与大学使用空间。
(2) 旧市政大楼活化:保留部分原有建筑,进行结构改良和装修,改造为「OMO7横滨」国际观光饭店。
(3) 人行环境改善:在基地东、西两侧设置沿街商店,以高透明度的落地窗设计,与商业大楼通过空中走廊连接,提升步行空间与城市开放性。
横滨未来港MM21
横滨「未来港 21」(简称MM21)开发案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都市再生计画之一,其成功转型不仅让横滨从传统港口城市蜕变为现代化国际都会
区,也提供了港湾城市借镜的经验。
横滨港位于东京湾,是首都圈的一部分。MM21 开发区位于横滨市中心西侧,占地约186 公顷,规划区域包括港口、填海造地与旧工业区。透过大规模都市设计与基础建设的整合,于1981 年正式以「港湾未来21」名称推动实质开发事业。包括商业办公大楼、住宅、国际会议设施、购物
中心、公园等,并与横滨车站和临港区连接,将这片区域转型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商业与观光重镇。
MM21地区作为横滨的一个核心发展计画,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商业与文化区域。该地区不仅拥有历史的遗迹,也享有临海景观。MM21已经
是日本吸引最多游客的地区之一,这个计画仍在持续发展中。未来的发展计画将更加关注商业与商业设施的发展,并促进人员交流带来的创新创造,目标是打造一个融合历史文化、艺术音乐,并充分利用港口资源的都市文化环境。
MM21计画核心目标
MM21计画始于 1980年代,当时横滨港已由传统的货运功能转型为以邮轮与商业用途为主,但原有的临港工业区域因产业变迁而逐渐衰
退。日本政府与横滨市政府因此提出MM21 计画,目标是将原有的工业区与港口空间转型为现代化都市核心,推动商业、住宅、文化与观光
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级的滨海都会区。并有以下核心目标
(1) 减少对东京的依赖,提升横滨市的自主发展能力。
(2) 促进港口区域的观光与商业发展。
(3) 吸引国际企业进驻,发展高端产业与会展经济。
开发策略与执行方式
(1) 土地重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填海造陆73公顷,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开发符合长期规划。MM21的土地规划採用「複合式开发」,将商业、住宅、娱乐与公共设施融合,以提高区域内的生活机能。例如:商业核心区:如横滨地标塔(Landmark Tower)、皇后
广场(Queen ’s Square)等,吸引国际企业进驻;文化与娱乐设施:如横滨艺术博物馆、帆船日本丸等,塑造城市特色;住宅与生活空间:发展高密度、绿意盎然的住宅区,创造宜居环境。
(2) 公私协力开发模式:1984 年成立「横滨港未来二十一株式会社」,整合政府、企业与土地所有权人。并设定都市设计准则,确保土地利用、建筑高度、景观协调发展。
招商与财政支持
政府提供税务优惠,如不动产税减免与企业投资补助,并透过都市
再生特别措置法,提高开发弹性,加速招商引资。
主要都市设计理念
1971年成立「都市设计专门部门」—都市设计小组(后来的都市设计室)并展开活动,以「实现有魅力且具有个性的人性都市」为都市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中融入人性价值、地域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并以以下目标进行城市设计:
(1) 确保行人空间,打造安全且舒适的步行环境。
(2) 创造人与人互动的场域,增强社区联繫。
(3) 重视地方历史、文化与景观,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
(4) 尊重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绿地及水边空间。
(5) 提供市民丰富的开放空间,提升城市公共性。
(6) 有效利用港口及河川空间,增强都市活力。
(7) 透过形态与视觉上的美感设计,塑造宜人的城市景观。
经由都市设计强调步行导向开发(TOD)的高密度、低碳的城市环境,规划亲水公园、步行道,提升居民与游客的体验。并导入IoT 系统、智慧灯光与监控等智慧城市技术应用,提升都市管理效率。
观光与文化发展案例
区内红砖仓库(Aka-Renga Soko) ,建于1911 年,曾作为港口物流中心,1999年连同旧横滨税关及港口站月台等建造物所在之约 6.9 公顷用地规划为历史景观公园,其中红砖仓库于2002 年导入民间活力,融合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模式提供艺术文化、音乐、电影戏剧等展演、展售空间使用。现已改建为商业与文化设施。
小结与启示
(1) 都市设计规划
I. 发展水岸空间:借镜横滨的成功经验,提升基隆港区的步行环境与休憩空间。
II. 促进多功能区域开发:结合住宅、商业、娱乐与办公,创造全天候活力城市。
(2) 公私协力的都市开发模式:横滨市透过政府、企业与民间机构的协力合作,有效推动都市开发与经济成长。本市都市更可透过PPP 模式(公私伙伴关係)推动大型开发案,例如公办都更招商,吸引企业参与都市更新。
(3) 历史建筑活化策略:横滨的红砖仓库成功保留历史风貌并导入新用途,可用于本市西岸仓库整建为邮轮旅运中心,除邮轮旅客相关设施,可发展文创与商业空间结合的模式,提高历史建筑的经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