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Y:折价增发触发股价连锁反应

2025 年 10 月 7 日,全球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军企业 Joby Aviation 抛出重磅融资方案:计划以每股 16.85 美元的价格出售 3050 万股普通股,募资规模达 5.14 亿美元。这一发行价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价 10.9%,随即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 —— 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周内,Joby 股价累计下跌 12.10%,10 月 22 日单日跌幅达 3.91%,报收 15.47 美元,较增发定价再跌 8.19%。

此次增发于 10 月 9 日完成,扣除发行费用前总收益约 5.91 亿美元,Joby 明确表示资金将专项用于 eVTOL 机型认证、规模化生产及商业运营筹备。但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态度,与年初至今 90.28% 的累计涨幅形成鲜明反差,暴露出市场对这家前沿科技公司的信心裂痕。

股价震荡的三重底层逻辑

1. 股权稀释引发短期抛售潮

折价增发直接冲击现有股东权益。按发行方案,3050 万股新股将使总股本扩容,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显著稀释。华尔街分析师指出,11% 的折价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既暗示 Joby 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也向市场传递 “以价换量” 的妥协信号,导致短期投机资金出逃。成交数据显示,10 月 21 日增发完成后首个交易日,成交额达 11.10 亿美元,次日迅速萎缩 40.70%,反映抛压集中释放后的市场观望情绪。

2. 财务承压加剧盈利焦虑

Joby 的 “烧钱模式” 仍未破局。2025 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仅 1.50 万美元,同比锐减 71.70%,净亏损却扩大至 4.07 亿美元,同比增幅达 86.84%。尽管此次募资能补充现金流,但距离实现盈利仍遥遥无期。更值得警惕的是,招股书明确提示 “未来可能进行更多股权融资”,意味着股东权益存在进一步稀释风险,这无疑加剧了长期投资者的担忧。

3. 行业竞争白热化分流信心

在 Joby 融资遇冷的同时,全球 eVTOL 赛道正迎来订单爆发期。2025 年 7 月,沃兰特航空斩获 500 架订单、时的科技签下 350 架订单,峰飞航空更是实现全球首架吨级 eVTOL 交付。相比之下,Joby 虽与丰田保持战略合作,5 月获 2.5 亿美元投资支持制造体系建设,但其 S4 机型仍处于认证阶段,商业化落地进度落后于部分同行。市场担忧,若资金未能加速认证进程,Joby 可能错失低空经济的先发红利。

破局关键:认证提速与成本控制

尽管短期股价承压,Joby 的核心竞争力仍未动摇。其研发的 S4 eVTOL 可搭载 4 名乘客,续航 241 公里,时速达 321 公里,性能参数位居行业前列。且公司已打通丰田的制造资源,为规模化降本奠定基础。当前最关键的变量在于 FAA 适航认证进度 —— 若能在 2026 年前实现商业化运营,此次融资将成为 “续命针”;反之,持续亏损与股权稀释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从行业维度看,低空经济政策正持续加码,2025 年上半年全国近 108 份政策中,62% 聚焦基建与场景落地,为 eVTOL 运营创造了有利环境。对 Joby 而言,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用运营数据回应盈利质疑,将是决定股价能否重拾升势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