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
持有商业停车需满足国家及地区规范,超过1000辆需设置3个及以上出入口。
1500-2000辆需设置4个出入口,之后每增加500辆车需增加1个汽车出入口。
机动车出入口路缘石半径不应小于5m,有货运出入口的路缘石半径不应小于7m。
车库出入口应满足退线和视角(120 度)要求。
机动车出入口的起坡点面向城市道路时,出入口起坡点据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8m。
车库出入口门闸不应设置在坡道中或坡道顶部,应设置在坡道下方。
出入口闸机设置
需避免闸机进出口处动线交织,影响闸机正常使用。
拉长排队等候距离(应不小于5个车位的长度),避免闸机处直接转弯。
有出口收费的区域都应该选择有岗亭闸机。
地库分层设置原则
无货值方案:上层临时车位,下层长租车位
有货值方案:上层销售车位,下层长租车位
混合方案:上层销售车位,中层临时车位,下层长租车位
车行道
车行道需区分主动线与次动线,主动线6m宽,次动线5.5m宽
车行道宜布置成环线,车库布局建议以鱼骨式作为布置骨架,兼顾主通道交通效率和停车方便性。
层间坡道
坡道尽量连续,保证汽车驶入分流和驶离动线高效
坡道应与车库车行主通道连接,保证主通道快速连接车库出入口。
坡道
货车货运通道需满足净空3600mm.
坡道应尽量连续,并应与主动线联系
小汽车坡道净宽度:直线段≥8m ,曲线段≥9m,螺旋坡9m,
货运坡道净宽度:直线段≥8m,曲线≥10m
小汽车最小转弯半径(车道内径)为5.5m:
货车最小转弯半径(车道内径)为10m:(集团标准6m)
小汽车直线坡道坡度缓坡不大于7.5%,直线不大于15%,曲线坡度不大于12%
货车坡道坡度缓坡不大于6%,直线不大于12%,曲线坡度不大于10%
货运坡道与小汽车坡道宜分设,条件不允许时可共用。使用率较低的一组坡道建议客货共用,客货混用以货车设计参数为准,进入地库后宜分开设置,防止卸货区、垃圾库房对消费者视觉污染。
货区不应在小汽车主通道上,应布置在相对独立的位置 。
停车位
车道净高2400mm,车位净高2200mm
无障碍车位配置应遵循地方标准,并尽可能靠近无障碍电梯。
不宜存在非标车位(母子车位、微型车位等)
主通道减少垂直停车,以提高行车效率,垂直停车主要布置于次通道。
应明确位于人防工程地下室的车位是否能够销售,避免影响后期项目操作
车位布置不应阻碍通向地下室光厅的通道。
电扶梯厅避免直接开向主通道
垂直式停车小型车单车位尺寸位5400X2500,平行式停车小型车单车为尺寸为6000X2500,不建议采用除垂直式和平行式以外的停车方式。无障碍车位尺寸为3600X5500,货车停车位30008000,货车回车空间80008000
车库排水
车库排水沟应采用分段式水篦子及暗管组合方式,禁止采用通长式水篦子排水明沟,水篦子禁止出现在车位及车道上。车库出入口应设置两道水沟,采用角钢嵌边,重型水篦子
设置在车库内的隔油机房排水集水坑原则不得与车库共用集水坑,需分开设置。
机械车位
持有商业原则上不增加机械停车位
货车位位置
固定货区需布置在地下,不宜布置在首层。
货车位数量计算
商业货车数量建议:0.11个/1000平米,总数量为:(A);
其中超市建议3-4个中型车位,且配置卸货平台,数量为:(B)。
在停车区选择一层,在可直达各层后勤通道的货梯附近设1个小型卸货车位(普通车位加货车标识),并考虑对应的卸货空间。数量为:(C)。
如A>B+C,则不足的卸货车位,在超市卸货车位旁集中布置并预留卸货空间,车位尺寸同超市要求但不设置卸货平台,数量为:A-B-C。
电扶梯厅
电梯厅应尽量设置靠近车行主通道,提高对于客户的曝光度
电梯厅应避免朝向主通道开门,避免可能的安全隐患,如需要开向通道,预留不小于1m距离
电梯厅附近增加醒目吊牌标明商场入口
光厅地面完成面应与地库完成面标高一致,内外高差不应超过20mm。
电梯厅门应符合消防规范,光厅门应采用感应门(如有验收风险需提前进行风险提示)
临近车道的电梯厅需设置防撞杆。
电梯厅外装修吊顶若延伸至车道上放,需保证吊顶完净高达到2.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