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蓝1956科技文化创业园

所在区位: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 项目规模:用地面积4.73公顷,总建筑面积超3.30万平方米 总投资额:约1.…

场所地址: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1956科技文化创业园

场所网站:

所在区位: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

项目规模:用地面积4.73公顷,总建筑面积超3.30万平方米

总投资额:约1.05亿元,均为企业自筹资金

四至范围:东至团结路,南至锡沪路,西至新光路,北至新云路

起始时间:一期(蓝·1956科技文化创业园)于2019年9月开工、2020年5月竣工,二期(蓝·1982数字文化设计园)于2021年9月开工、2022年3月竣工,三期(蓝湾1917文旅街区)于2022年6月开工、2023年5月竣工,至此项目全面正式开园。

蓝系列项目原址为无锡市轻工冶炼厂、针织厂、五金厂等诞生于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工业遗存,以及部分废弃的供销社、蚕种场等老旧单体建筑和民居。2019年起,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投资、改造、运营,采取片区统筹的更新方式,对存量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注重差异化、互补型、联动式的功能布置和业态选择,打造综合型产业园、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区、生活休闲文化商业街等不同功能板块,先后衍生蓝系列标志性项目,“退二进三”实现企业孵化和业态增值,变“存量空间”为“增量价值”。

强化业态集群共生,激发片区经济活力。老旧厂房实现华丽转身,蓝·1956科技文化创业园引进文化、科技类企业60余家,蓝·1982数字文化设计园引进设计、半导体企业25余家,蓝湾1917文旅街区引入商户20余家。2023年,园区营业收入超3000万元,贡献全口径税收1510万元。截至目前,整体出租率超90%!项目全面实现盈利运行,预计5 – 6年可收回成本。

打造优质IP品牌,实现商业文化流量共振。打造“蓝朵”园区共享服务空间,供初创团队和企业免费使用,并成为政府部门党建阵地。举办一站式互动主题活动,打造区域内城市节日市集龙头品牌,青年市场号召力极高,截至目前,市集汇聚潮流独立品牌500余个,吸引游客累计超500万人次。

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共赢(重复小节标题,为完整呈现原图片内容保留)

采用政府引导的“社会企业投资 + 运营”模式,民营企业100%自筹资金实施蓝系列园区整体改造,与厂区原产权人签订15年长期租赁合同,通过“租金 + 物业 + 增值服务 + 收益分成”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实现产权人、运营者、政府管理方的合作共赢。依托“陪伴企业共同成长”理念,创立1亿元的蓝园乾汇基金,参与企业成长,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长久稳定经营,以企业服务收入、基金投资收入、投资参股收入、合作经营收入等方式丰富园区收入结构,激活发展动能。

注重运营前置更新理念(重复小节标题,为完整呈现原图片内容保留)

根据园区面积、楼栋层高、交通环境、周边配套等因素,拓展产业空间、丰富创业类型,设置三个差异化的产业园区赛道。坚持运营前置,施工根据后期招商运营业态定向改造,通过从内而外的设计,对既有建筑的屋面、梁柱、楼板、墙体等结构合理翻新加固,健全消防系统,实施用电扩容改造、雨污系统整治,增强存量资源的安全性、实用性。

突出降废节能技术应用(重复小节标题,为完整呈现原图片内容保留)

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分类处理、再生利用、填充利用、创新设计等措施,强化建筑垃圾可持续循环利用。